9、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第九单元教案(2课时)

9、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第九单元教案(2课时)-青柯文库
9、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第九单元教案(2课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数学广角《集合》1.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第一次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如: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再如: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5,从后数明明排第3,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今后的学习经常运用到维恩图表示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关系等。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编排特点1.注重通过语言描述,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如:“既…又…”和“或”提出两个关于集合运算后的元素个数问题,让学生体会如何用生活语言表述两个集合的运算,能在图示与算式这两种表征之间进行转换,感受集合的知识。2.借助直观,深刻理解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例如,当学生列式为9+8一3=14后,让学生结合维恩图说一说求出的是哪一部分,体会两个集合的并集,再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体会“求两个的并集的基数,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基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基数”这一基本方法。再如,学生列式为8一3=5,9+5=14时。让学生说明“8一3表示只参加踢键比赛的”,在维恩图上指一指是哪两部分相减,体会差集,在说明“9+5表示参加跳绳比赛的加上只参加踢键比赛的”的同时,在维恩图上指一指是哪两部分相加,体会并集。单元教学目标1.重视学生的已有基础,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自主探索与接受学习有机结合2.利用直观的数形结合,突破探究的“拐弯点”,帮助学生感悟集合思想3.提供丰富的练习内容,完善思维的“结构点”,有层次地渗透集合知识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相互比较的探究来理解重复的人数。2、小组合作交流,运用集合圈来探究问题,归纳总结出方法。重难点:1、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2、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3、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备人: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