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革命文化题材内容教学的现实困境和解决策略捕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内容是培植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持续听课、研课,笔者发现当下的革命文化题材内容的教学存在着五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严重地制约着深堂教学效率,极大地影响了深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提出了“适时添补有效资料”“找准育人价值传承的联结点”“依托语言运用进行人文熏染”“推进整体教学”“构建革命文化题材内容教学的评价体系”这五个解决策略。关健词:革命文化题材;教学的现实困境;解决策略“立德树人”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坚守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2018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文化自信”,而革命文化题材的内容就是培植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持续听课、研课,笔者发现当下的革命文化题材内容的教学存在着诸多困境,严重地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极大地影响了课程目标的达成。一、革命文化题材内容教学的现实困境(一)时空遥远造成的认知距离革命文化题材内容与今天的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其中的人和事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对一些关键事物的理解有难度,进而影响到对这些关键事物所承载的人文思想层面的感悟。比如《朱德的扁担》一课,故事的整体脉络很清晰、简单,学生自己读故事不待老师导学也能略知人性的光辉。但是,要能真正使学生既感受到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又能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不了解当时严峻的时代背景,不知道扁担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的巨大作用,不了解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之间背后故事的一些细节,是不能达成这个故事预期想要予以学生思想浸润的广度与厚度的。(二)育人价值没有实现有效转化革命文化题材内容的学习价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输入”的层面,而应该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