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学习资源的语文课程化运用》李燕

《革命文化学习资源的语文课程化运用》李燕-青柯文库
《革命文化学习资源的语文课程化运用》李燕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革命文化学习资源的语文课程化运用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其中,革命文化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选用哪些资源作为学习的材料,并使其具有语文学习特质,打破学生与革命历史的隔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本文梳理了课程标准等要求,对照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梳理了统编教科书选文,并针对教科书的主题、体裁,跨媒介阅读材料进行筛选,体现语文学习与文化传承,践行文道统一的语文课程特质。力图在真实情境中整合单元资源,寻求语言实践、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结合点。关键词:多样资源运用革命文化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要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建立文化自信。在总目标中列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一。语文课程以语文的方式与姿态,担当起传承革命文化的使命。一、语文课程资源传承革命文化的特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一)语文课程独特的性质,担当革命文化教育语文课程是文道统一的,语文课程以文化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课程内容的设计、学习任务群的安排都明确写出了对文化自信的指向和具体要求。这些都是教师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遵循与教学依据,落实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运用等方面。(二)理析统编教科书的革命文化选文统编语文教科书中,革命文化主题选文,围绕了中国革命历程与精神内涵,这是选文的思路,也是实施革命文化教学的脉络,教师只有把握了革命文化的脉络,理解了革命历史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实施革命文化教育。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2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教有部2021.8-8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有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