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作业设计,探索革命文化对学生心灵浸润的方法与路径》付丽

《丰富作业设计,探索革命文化对学生心灵浸润的方法与路径》付丽-青柯文库
《丰富作业设计,探索革命文化对学生心灵浸润的方法与路径》付丽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丰富作业设计探索革命文化对学生心灵浸润的方法与路径摘要:利用作业设计与实施,落实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探索革命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的方法与路径,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通过统筹规划学生的学习目的与需要,借助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学习主题统领学习任务群,在知识建构的实践中学会合作等途径。通过不同作业设计,希力探求革命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的方法与路径。进而打造出既能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革命文化的教育价值,又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同步发展的作业体系。关键词:作业设计:革命文化:课程育人:实践性:学习任务群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如何利用好统编版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内容,避免概念化、标签式讲解,在语言实践中有机落实其育人价值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2022版课标”教学建议中强调:教师应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在作业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精心设计的作业不能只在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而应在作业的内涵上。也就是要用作业来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以作业凸显语文课程实践育人的功能。怎样的作业设计既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学习实践与育人功能有机融合呢?我和团队教师一起探索出以下几种作业类型。一、主题类作业一一以主题统领学习任务群,将革命精神深植心灵“2022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主题类作业就是依托这一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活动载体,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由多个有梯度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群组成的一系列作业的总和。主题类作业的设计思路是:关注核心素养一确定作业主题一设定作业目标一收集作业资源一选取作业形式一形成自主作业②。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理想和信念”:这一单元的选文旨在引领学生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在综合性实践活动成果,即作业的设计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